通知公告
重要新闻

历史回眸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回眸

攀枝花:组织党员“重走滇缅抗日路”纪实
来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都市委会企业总支部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5-19

  8月19日-24日,在辛亥革命100周年来临之际,民革攀枝花市委秘书长孙美娟带领民革党员一行37人开展“重走滇缅路,缅怀抗日英雄”活动。此次活动历时六天,党员们实地考察龙陵松山抗日战场,参观腾冲“滇缅抗战博物馆”和“国殇墓园”,祭奠了为民族存亡而英勇牺牲的抗战英烈。

   

     第一站: 龙陵松山抗日战场。8月20日,考察团乘坐大巴,从保山赶赴龙陵县松山抗日主战场。保山至龙陵如今已全部是高速公路,龙陵至松山是老滇缅公路,这一段路让大家确实感受到了当年滇缅公路修建之难,体会到了“血肉滇缅路”的真正含义。一路上,大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高唱抗日歌曲,当有人提起“一寸河山一寸血”时,很多人又黯然神伤。当车队进入松山,只见山深林密,雨雾遮天蔽地,这确实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云南松山系高黎贡山山脉,雄踞怒江西岸,海拔2200米,山势起伏,地形复杂,主峰濒临怒江峡谷,十分险峻。整个松山由20余个峰峦构成,绵延20余千米,公路通过其间,前临深谷,背连陡坡,形成天然锁钥,素有滇缅公路的直布罗陀之称。1942年5月,日军侵占松山后,在大小山头上构筑了坚固的钢筋水泥工事,宣称松山是东方的马其诺防线。1944年9月,中国军队攻克了松山,歼灭日寇3000多名,我军则有6000余名将士为国捐躯。
     

      到达松山战场遗址的大丫口主峰,在松山护林员兼解说员的当地向导老杨的带领下,考察团从山下往山上行进,展开实地考察。阴雨霏霏,蓝色雨雾似游魂在松林间飘荡。向导老杨从包里拿出一把弹片送给我们,然后就用云南普通话进行了真实感人的解说。一路上都是当年日军的单兵掩体,还有日寇的吃饭台地,停尸和停放伤兵的台地。日寇在山下村庄做饭,然后通过长长的运输沟道送上山来,给侵略军做饭的是他们从东北带来的汉奸。继续上山,出现了子、丑、寅、卯等几个高地,其中子高地是松山主峰,我们向子高地行进,山上全是密如蛛网、纵横交错的战壕和单兵掩体。走到一个叫红帽坡梁子的地方,此处有一碑刻,说明此处是1944年季夏,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攻击盘踞于峰顶的日军时,在此争夺激烈,惨状空前,现遗交通壕、掩体和弹坑。 
     继续上行,两个巨大的落坑进入眼帘,这是子高地日军工事爆破落坑。碑刻说明,由于日寇地道工事坚固,久攻不下,1944年8月上旬,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一工兵营挖掘坑道百余米直达日军地堡下,分别放置TNT炸药五十箱,二十日九时许引爆,守敌尽毙。这就是攻克松山的关键一爆。上到峰顶,脚下是日寇的指挥堡垒,往下走,只见峰顶后面有一个幽暗的洞穴,向导说此处是日军指挥官出入处。考察团一行开始往道人坪子方向下山,沿途是国军挖掘的运送炸药的壕沟。向导一口一个国军,一口一个小日本。当年国军工兵在日寇机枪扫射下头顶钢板掘壕沟,把炸药送上峰顶才彻底消灭了负隅顽抗、不可一世的侵略军,保证了滇缅公路的畅通。我们下到一个叫道人坪子的地方,此处是一片开阔地,像操场,是当年日军操练的地方。向导老杨告诉我们,松山战役之后几十年尸骸无人收殓,曾经一下雨山上就流出血水,松树以血肉为肥料来生长,山民在白骨堆中找寻金牙,满山的弹片弹壳几代人都拣不尽。下山后,老杨还告诉我们以前天阴下雨时,满山鬼哭魂嚎,后来修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百零三师抗战阵亡将士公墓,请来道士超度亡魂后,天阴鬼哭之声才没有了。
      

      第二站:滇缅公路及沿途战斗遗址。从松山下来,考察团一行驱车行进在滇缅公路上。滇缅公路,从1937年底开始修建,于1938年8月建成通车,公路连接缅甸中央铁路,直接贯通缅甸首都仰光港。随着日军进占越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竣工后不久就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运输通道。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支撑着中国抗日战场的战备物资以及大后方的经济供应,被誉为“抗战输血管”,从物资上给抗战巨大的支持。
     据史料记载,在当时没有炸药,民工们便用自制的火药替代;没有水泥,他们只得烧制石灰和粘土使用;筑路工地,没有机械,土石方全靠锄头开挖;没有压路机,大石辗成了压实路基的惟一工具。滇缅公路所需碎石是妇女、儿童们一锤一锤敲出来的。《云南公路史》的记载,修建滇缅公路死亡人数不会少于两三千人,其中有8名工程技术人员捐躯,伤残者不下万人。他们死得不声不响,死得无姓无名,平均每公里公路就有3名以上民工献出了生命。
    沿途考察团参观了“三台山抗日战斗遗址”和“黑山门战斗遗址”。黑山门系滇西国门内第一道天然屏障,1944年日寇兵败芒市后,集中两千余人在黑山门构筑工事,负隅顽抗。1945年1月19日国民革命军万炮齐发,黑山门顿成火海,然后我军突入敌阵和敌人短兵厮杀,次日上午日军不支向畹町溃退,我军乘胜追击,收复国门畹町。
     

    下午,考察团来到国门畹町。“畹町”系傣语,意为“太阳当顶”。畹町桥位于畹町市区一侧,乃祖国西南之门户,滇湎公路之锁钥,中印公路之纽带。大家在畹町桥上合影留念。畹町桥边大石辗上刻有“万众筑血路,机工谱丹心;远征壮影行,铸就抗日功”。可见,修建滇缅公路之艰险和重要意义。
      

     第三站:腾冲县和顺古镇和“滇缅抗战博物馆”。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县城以西三公里。和顺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及生态文化村,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南诏文化 、抗战文化、边疆文化、异域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致。
     未到镇上,远远的就看见一片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由白墙青瓦的祠堂、明清古建组成的小坝子。和顺古镇只有600多年的历史,可是有着较强的文化传统。故此,来到和顺,有两处代表性的地方不得不提,和顺图书馆和艾思奇故居。和顺图书馆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1938年新馆舍落成。迄今馆内有藏书7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许多孤本、藏书弥足珍贵,成为镇馆之宝。这里不仅只有古籍,还有最近的报刊、杂志,每天吸引着镇上或远道而来的求知者到图书馆阅览图书。跨入图书馆大门,迎面感受到古朴的气息,阅览室里果然有许多读者在认真阅览书籍,不受参观者的干扰。
    和顺的良好氛围,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滇越文化,也滋养培育出许多的杰出人才。近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出生在这里。艾思奇故居位于镇上的水碓村,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砖木结构四合院楼房,故居地势高旷,环境优美。艾思奇(1910—1966年),原名李生萱,曾两次东渡日本求学。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赴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任教,1955年任中央直属高级党校党委常委、哲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9年任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兼哲学研究室主任。艾思奇毕生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著有《大众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哲学与生活》等哲学巨著,发表哲学文章360余篇。艾思奇是我国最早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人,他使哲学变为群众手里的锐利武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在中国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滇缅抗战博物馆位于和顺镇西侧,博物馆的馆址为当年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司令部旧址,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当年,二十集团军司令部就是在这里下达反攻腾冲的命令,并指挥全体将士顺利收复腾冲。滇缅抗战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民间投资、民间收藏的抗战博物馆,馆藏文物近7000件,包括中国远征军、美英盟军、民众抗战使用过的遗物及日寇使用的武器、日用品等多个系列。
    步入博物馆大门,所有人的目光首先被一座醒目的和平鸽雕塑吸引。两只和平鸽相对立于一个十字架之上,十字架的下 方,是一个炮弹模样的底座,刻有英文peace(和平)字样。雕塑是美国士兵用子弹壳制作而成,表达人们对和平的向往。这个雕塑除了成为滇缅抗战博物馆的馆徽,还体现了博物馆的主题——和平。在雕塑的两旁,分别树立了三根大理石石柱,象征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也象征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性格。
    博物馆内的展览通过七部分来再现整个悲壮的滇缅抗战历史。大门左手边第一个展厅内的主题是第一部分“山河破碎”,展示了修筑滇缅公路的历史。展柜内外有大小各异的石碾、锄头、手锤、撬杆、十字镐等许多原始筑路工具。修筑滇缅公路这一浩大工程完全靠滇西民众使用最原始的工具完成,堪称奇迹。短短的十个月时间里,先后死于爆破、坠江、坠崖、塌方和各种疾病的民工4060人,伤残民工12000余人。滇缅公路建成后,日军出动飞机四百多次疯狂轰炸,企图切断这条交通大动脉,割断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的援助。
      

     大门右手边的展厅里是第二部分“悲壮远征”。由于战争形势的发展,国民党政府出于战略目的,派遣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缅北作战,不仅重新打通了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而且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展厅内有远征军方面的,有戴安澜将军的肖像、汉阳枪刺、中正剑等远征军遗物,也有日军使用的望远镜、日军海军上衣、野外作战用的盏灯等日军物品。
    “沦陷岁月”也是一个悲伤的部分。沦陷的岁月总是暗淡无光,不堪回首的,虽然过程是千差万别,但痛苦的记忆是一样的。1942年5月,日军攻破中英在缅甸的防线后,畹町、芒市、腾冲相继沦陷。凭借怒江天险,中国军队挡住了日军,而怒江以西3万多平方公里却陷落敌手,数十万沦陷区人民遭受了残酷的迫害。日军不能越过怒江,就派飞机轰炸,投掷细菌炸弹。在沦陷后的几年间,滇西人民因鼠疫、霍乱死亡的人数达几万之巨。沦陷期间,滇西人民坚定抗击日寇的决心,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接着来到“日军暴行”这一部分。说到日军暴行,比兽行有过之而无不及。日军盘踞滇西间,任意奴役和蹂躏老百姓,肆意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残忍至极。当看到日寇煮死老百姓的三个汽油桶,当看到被日寇割掉生殖器的小孩,实施细菌武器的用具,实物,残杀老弱妇孺的照片……。我们被倭寇残害中国同胞的极其变态的兽行震撼了,大家义愤填膺,又把悲痛化作沉默,此刻仇恨流淌在天地之间!
     在滇西抗战中,美国盟军空军给予很大帮助,为抗战顺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滇西人民亲切的称呼为飞虎队。博物馆特设“飞虎雄鹰”这一部分,展示出飞虎队官兵的遗物,如美军军大衣和英美军佩剑等。
   “剑扫风烟”这一部分是1944年5月,缅北反攻与滇西反攻同时推进,使日军处以东西两面夹攻的态势下,至1945年1月,滇缅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畹町、芒市、腾冲等所有的失地重新回到了滇西人民的手中的内容。胜利的喜悦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毕竟胜利来之不易,是经过流血牺牲,经过艰难险阻,经过千万人的努力得来的。胜利的背后依然悲壮,看着残破不堪的军旗,碎弹片、弹壳,被子弹洞穿的头盔,我们看到的是悲壮往事。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是“日月重光”。全国人民取得八年抗战的顺利,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全国各地的日军相继投降,交出武器,灰头土脸的滚回日本。最有代表的展品莫过于国民政府代表何应钦接受日军代表冈村宁茨投降的照片。
    看完展览,步入博物馆的最深处,发现有一个警示钟和一面滇缅抗战壮士墙。警钟告诫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记得先人为了今天的和平付出的努力,居安思危。壮士墙,既是纪念所有那些在这片战场战上奋勇杀敌的壮士,也提供参观者凭吊壮士的场所。我们大家都是怀着沉重的心情看完展览。博物馆和馆内的所有展品,每天都在无声的进行着抗战历史的宣传教育,提醒更多的人记住曾经的耻辱岁月,悲壮事迹,珍惜和平的今天。
      

      第四站:国殇墓园。考察团乘坐的大巴在滇缅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前的停车场内停住,一行人下车后纷纷立足于墓园门口,注视眼前的墓园大门。天空蔚蓝,阳光下国殇墓园一片肃静,没有战争的喧嚣,没有战士的血流成河,但墓园呈现出庄严的气息,述说着曾经响彻云霄的轰隆炮声,吟唱着曾经的悲壮雄歌,承受着曾经的苦难与不幸。站在墓园的门口,思想不由自己的慢慢地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脑中回响冲锋的号角,向前冲,为了胜利,为了人民,为了明天,何惜生命,此时,心情立刻沉重起来。
     辛亥革命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先生取楚辞“国殇”之篇名,题为国殇墓园。国殇墓园始建于1945年7月7日,整座墓园建在腾冲县城西南1公里的小团坡上,占地88亩,由当时的腾冲百姓自发捐钱捐物修建,以纪念滇缅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收复腾冲的阵亡将士。文革期间,墓园主体纪念碑和埋葬官兵骨灰的小碑被毁,墓园挪用作腾冲县委党校。1984年,腾冲县两会期间,在一批希望记录腾冲抗战历史的代表委员集体建议下,墓园得以复原。
     步入园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板路两旁郁郁葱葱的苍天大树,阳光穿过树叶,如一支支金色羽箭射在地上。在路的右边,有几座雕像,静静的立于墓园的草地上。稍近的是高约一米的倭冢,内埋日军尸骨四具。在它的旁边,是一座农民手拿锄头、扁担,狠狠地砸向跪在地上的日寇雕像,发泄着腾冲人民对日寇的痛恨。彼时的腾冲,老百姓对日本侵略者无一不是恨地牙痒痒,恨不能把他们千刀万剐,剥其皮,食其肉,寝其骨。在草地的中央,劳工背拉手推石碾的塑像,展示修筑滇缅公路的艰辛。另外,散落的有李根源、张问德、以及史迪威、陈纳德雕像。路的左边,也纷纷立着几座雕像。有一座送粮老妇的雕像,深深地触动我们的心,催人泪下。雕塑中有一老妇伏地而死,身下护着一袋军粮。雕像讲述的一滇西小脚老妇,翻越崎岖山路,历经千辛万苦为抗日战士运送军粮,但终因路途遥远,饿死于途中,但其所护的军粮颗粒未少。除此之外,还有“滇女情深”、“怒斥日寇”、“雷打树下”等多个雕塑,反映腾冲人民抗击日寇的感人故事,极大地激发人们心中的爱国热情。
    长长的石板路尽头,矗立于一个二级平台之上的墓园主体建筑、庄严肃穆的忠烈祠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忠烈祠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上檐下悬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手书的“忠烈祠”匾额;祠堂正门上悬蒋介石题“河岳英灵”匾额;祠堂内主墙上悬挂孙中山遗像,两旁是中华民国国旗和国民党党旗(据说是经中共中央特批而悬挂);两侧墙体嵌阵亡将士题名碑石。走廊两侧有蒋介石签署保护国殇墓园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的“腾冲会战概要”、“忠烈祠碑”等碑记。祠堂前还有一面挡土墙,嵌有蒋介石题、李根源书之“碧血千秋”刻石。墙上爬满生机黯然的墨绿爬山虎,墙前排列着一盆盆清新气质的兰花,徒增几分肃穆静谧的气氛。
     

     忠烈祠的左边,竖有一面滇缅抗战盟军战士阵亡纪念碑,碑前19块正方石板刻有19名盟军阵亡将士的名字及军衔。绕到忠烈祠的后面,马上就可以看到一个坡度很大的圆锥形小团坡。沿坡自下而上,整整齐齐的排列着一排排的小石碑,每块碑下均埋葬有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阵亡官兵骨灰罐。我们不能亲身经历那个枪林弹雨的战场,不能亲眼见到浴血奋战的战士,不能感受那个切实的悲痛,但我们知道,每一块石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是高尚的,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和平繁荣的新生腾冲。
    站在坡前,我们仰望,目光走在陡直狭窄的石阶,停留在坡顶那一座高高的石塔——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纪念塔塔高8米,塔身为矩形,塔顶为锥形,塔身上刻有李根源先生书写的“民族英雄”四个大字。唯有仰望,才能瞻仰抗日阵亡烈士的高大形象。
     

    园内还有二个展厅,厅内陈列分“太平洋战争”、“腾冲抗战”、“腾冲人民对抗战的贡献”、“中印公路的建筑”、“腾冲战役中部分抗日将士事迹介绍”五个部分,共展出反映腾冲抗战的实物100余件,纪实照片274张。馆内一件件实物,诉说着腾冲县城沦陷的经过,控诉日本侵略者在腾越大地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讴歌腾冲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并配合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收复腾冲的悲壮历史。
     

    民革攀枝花市委考察团一行在忠烈祠进献了花圈,花圈左书“民族英雄永垂不朽”,右写“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攀枝花市委员会敬献”,秘书长孙美娟组织全体党员和家属在孙中山先生像前三鞠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向在民族存亡关头挺身而出、大义凛然、勇赴国难的抗战英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思念! 
     

     整个参观考察活动即将结束,在国殇墓园内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前,参加本次“重走滇缅抗日路”的民革党员在“民革攀枝花市委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重走滇缅抗日路”的横幅上庄严地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

 


图片新闻  民革介绍  《四川民革电子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